案例展示

当前位置:首页>案例展示

骚扰电话难禁:黑产猖獗与防御之道

时间:2025-09-04   访问量:1013

商家骚扰电话为何屡禁不止

最近不少朋友反映,频繁接到商家推销、贷款甚至诈骗电话,一天多达十几通,严重干扰正常生活。这类恶意轰炸电话的背后,往往是商家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后进行的精准营销,甚至部分黑产团伙利用虚拟拨号软件实施“呼死你”式骚扰。尽管工信部多次专项整治,但因违法成本低、取证难,骚扰电话仍像牛皮癣一样难以根除。

个人信息泄露的黑色产业链

商家能精准拨打骚扰电话,根源在于用户数据被大规模买卖。从房产中介、电商平台到手机APP,个人信息可能通过内部员工泄露或黑客攻击流入黑市。一条包含电话、住址、消费习惯的“精准客户”数据,在黑产圈售价仅几分到几毛钱。更隐蔽的是“AI语音机器人”,可自动拨打海量电话并录音分析用户意向,进一步降低商家的骚扰成本。

如何有效防御电话轰炸

面对骚扰电话,用户可采取三步应对:首先,开启手机自带的“防骚扰”功能或安装第三方拦截软件;其次,对陌生号码不轻易接听,若确认是骚扰电话可通过12321举报;最后,谨慎授权APP通讯录权限,避免在非必要场景填写真实手机号。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商家会使用不同号码轮番拨打,此时保留录音和通话记录可作为投诉证据。

治理需技术与法律双管齐下

要根治这一问题,仅靠个人防御远远不够。运营商需加强虚拟号段监管,利用AI识别高频呼叫行为;执法部门应提高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处罚力度,对涉案企业顶格罚款。今年浙江某贷款公司因拨打2.4万次骚扰电话被罚20万元,此类案例的震慑效果值得期待。用户也需提高维权意识,让恶意骚扰者付出代价。

上一篇:香港电话骚扰应对全攻略

下一篇:骚扰电话频扰?五招破解短信轰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