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公司资讯

清明骚扰电话陷阱:警惕诈骗与信息泄露

时间:2025-07-17   访问量:1005

清明时节需警惕的骚扰现象

每逢清明假期,许多人会收到大量推销墓地、祭祀用品甚至“代扫墓”服务的短信或电话。这类“清明短信轰炸电话”不仅干扰正常生活,还可能隐藏诈骗风险。据统计,部分不法分子会冒充殡葬机构或公益组织,以“限时优惠”“祖先托梦”等话术诱导消费,甚至窃取个人信息。建议收到此类信息时直接标记为骚扰,切勿轻信陌生链接或转账要求。

骚扰电话背后的产业链

这些密集的清明骚扰并非偶然,背后存在完整的灰色产业链。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用户手机号,再以群发软件或AI语音系统批量拨打电话。部分商家甚至按“成功转化率”付费给推广团队,导致骚扰行为变本加厉。值得注意的是,某些号码会伪装成本地固话或“95”开头号段,增加迷惑性。若遇到此类情况,可向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。

如何有效防范信息骚扰

面对清明期间的骚扰,可采取以下措施:一是开启手机防骚扰功能,多数手机系统能自动拦截高频呼叫或关键词短信;二是避免在社交媒体公开祭祀行程或家庭信息;三是通过官方平台购买殡葬服务,减少信息泄露风险。此外,老年人群体更易受骗,家属应提前告知常见诈骗套路,帮助设置来电过滤。

文明祭扫与隐私保护并重

清明本是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,但骚扰电话却让这一氛围变味。倡导文明祭扫的同时,也需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。相关部门近年已加大对非法数据买卖的打击力度,2023年某地警方就破获一起盗卖50万条祭扫用户信息的案件。公众若发现线索,应及时报警,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。

上一篇:淘宝电话轰炸乱象:骚扰服务暗流涌动

下一篇:温情轰炸电话:科技关怀还是骚扰陷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