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不少用户反映频繁接到贷款软件的推销电话,甚至一天内收到数十条短信或电话骚扰。这种现象被称为“电话轰炸”,其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:一是部分贷款平台通过购买用户数据或爬取网络信息获取联系方式,二是某些第三方中介为赚取佣金,疯狂拨打电话推广业务。这些行为不仅侵犯隐私,还严重干扰了正常生活。
贷款软件的推销电话通常以“低利率”“秒批”“无抵押”等噱头吸引用户。常见的套路包括:冒充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,谎称用户有“预批额度”;通过虚拟号码拨打电话,逃避监管;甚至威胁用户“不贷款会影响征信”。这些手段极具迷惑性,许多人因一时冲动陷入高利贷陷阱。
若频繁遭遇贷款软件的电话轰炸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1. 直接挂断并标记为骚扰电话;2. 通过手机设置拦截陌生号码或高频呼叫;3. 向运营商投诉或向工信部举报;4. 谨慎保护个人信息,避免随意填写手机号。此外,切勿轻信陌生电话中的贷款广告,务必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贷款。
近年来,相关部门已加大对贷款软件电话轰炸的整治力度,要求平台规范营销行为。但用户也需提高警惕,遇到骚扰时可保留证据并投诉。同时,建议选择持牌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,避免因贪图便利而落入诈骗陷阱。只有多方合力,才能有效遏制这一乱象。
上一篇:讨债电话骚扰?3招依法维权避坑